什么?這樣被人“罵慘”的食物也能進校園?!

上個月,麥當勞宣布將在德國推出由豌豆、玉米和小麥與天婦羅面糊制成的人造肉麥樂雞,這也成為了植物肉進軍連鎖餐廳的另一番嘗試。

不少人對植物肉的初認知可能源于某明星的一次直播帶貨,讓這個“新事物”走進大眾的視野的同時,還掀起了不小的討論。

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飲食自由的今天,為什么還要提供植物肉這個選項呢?

 

▲一餐廳關于植物肉的普及

新學期,王府餐廳引入了植物肉,每周2-3天在異國窗口供應,目前已經由大師傅們研發出五六道美味的食物了。我們為什么要引入植物肉呢?熟悉王府的人可能了解,早在去年,從學生健康角度出發,我們提出了“告別小胖墩計劃”——所有菜品一律少油、少鹽、少糖,與此同時,小賣部和自動販賣機,只提供健康的飲品。而植物肉的引進也正是為了學生健康的另一項舉措。

▲餐廳研發的植物肉菜品

 

植物肉或稱植物蛋白肉、素肉,其主要原料為植物蛋白,如大豆蛋白、小麥蛋白、豌豆蛋白等。在保證營養元素不降低的情況下,植物肉可以降低正常肉類的60%熱量,并且口感和正常紅肉相差無幾。

▲每周2-3次定期推出

 

也正是因為飲食自由,所以現在的學生們可以盡情地品嘗各類美食,吃自己愛吃的食物,但這樣一來很可能影響膳食平衡,長此以往對同學們的健康也會產生影響。所以我們在異國窗口提供了植物肉這個選項,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去品嘗一下,平時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,偶爾一次既能吃到肉味又能均衡營養,何樂而不為呢?當然我們也不提倡完全替代性飲食,每種食物都有它們獨特的營養價值。一餐廳和二餐廳的窗口們都傳遞著不同的飲食特色,幫助大家葷素搭配學習不累~

▲時刻可見的餐廳認定公示以及規范守則

 

此外,作為*A級二星等級的模范餐廳,為了全校師生的健康,我們還做了哪些努力呢?
全方位營造健康的餐廳環境
周一我們邀請醫院的工作人員入校,為餐廳的全體師傅進行一年一次的例行體檢,全面檢查各項健康指標。值得一提的是,每個人的體檢結果屆時都會生成一個二維碼,對此關心的家長們可以在訪校時掃碼查看員工的健康狀況。

▲邀請醫院入校為所有餐廳員工體檢

▲員工每日上崗前七步洗手法全面清潔保證飲食衛生

 

你知道餐廳有365天夜宵嗎?
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,學校禁止外賣進校園,那學生晚上餓了該怎么辦?為了保證同學們隨時能吃到熱乎的飯,學校提出只要學生在,那么每晚必有夜宵。同學們可以掃描二維碼提前預約想吃的東西。這邊一收到消息,大師傅們那邊便開始制作,熱乎乎的餛飩、湯面、餃子等加餐為大家晚間的學習送去不少能量。?
這就是大家手里的餐走進一食堂,如果你留意小碗菜窗口前就會發現有一個展示柜,里面擺放著各種的調味品和原料,有些是我們家自己做飯會用到的,有些是很多大型活動官方指定的產品,讓大家看到菜品從何而來,目的也是希望全校師生能夠吃得安心、吃得放心。

 

▲一目了然的原料讓大家吃得放心

 

精細化不止從雞蛋到鵪鶉蛋
新學期自然也要給小朋友們送上新的口感,在主食上大師傅們用巧手捏出了不同的花樣,蝴蝶卷、小豆包、南瓜卷……周周不重樣??紤]到飲食均衡,大師傅們還有點“小心機”,在蒸雞蛋羹的時候會放一些小青菜在上面,盡可能地讓小朋友們多吃蔬菜。不僅如此,像胡蘿卜、蘋果、梨等食物師傅們也換著花樣,通過蒸煮的方式,讓小朋友們能更好消化。除了烹飪方式外,菜品的種類也更加豐富,基本做到一周不重樣,且葷素適宜,甚至光看著菜單就已經開始期待今天的午餐了。

 

如果時間能夠代表對某個地方的歸屬,那么學校一定是老師和同學們歸屬感排名前三的地方。每天我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,去餐廳獲取一天的能量。就像在家里父母會做好我們愛吃的飯菜一樣,學校也在為了大家的健康不斷推陳出新。

可能有一天,你偶爾會厭倦這個熟悉的味道,但需要知道的是,“家里”是永遠以你的健康為第一要素的地方。

從飲食文化看國際交融,從飲食習慣融入社交生活,健康的餐廳環境不僅是全校師生賴以生活的基礎,更是為大家提前營造國際視野。

不少外籍教師都對學校的飲食贊不絕口,在品味本國食物的同時,他們也對中國飲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,希望我們的同學也能夠從一盤菜開始,讓自己身體更加強壯的同時,去領悟更大的世界吧!